主機板(MB)簡單來說,他就是一台電腦的核心,為甚麼這麼說呢?
因為,他是讓你整台電腦零件可以互相溝通,主機板更是負責了CPU的電源控制與供應 ,所以如果要效能穩定的話,建議考慮好自己所需要用到的,然後再去選擇主機板
文章內容目錄
主機板的規格介紹
這邊我會挑現在常在用的4大類型來做介紹

目前最常用的主機板是ATX和m-ATX剩下的m-ITX和E-ATX都比較少再用
簡單來說如果你想要便宜一些用途又是文書處理那就可以選擇m-ATX
如果是要遊戲用或是繪圖那還是建議選擇ATX
順帶一提,機殼也有分成各種大小,那一樣ATX也是最常見的
主機板的主要組成

那我們從左上角開始
音效電容:主要是電腦音訊上的 晶片、放大電路、防電磁干擾遮蔽

南橋晶片:主要負責硬碟等儲存設備和PCIE設備之間的資料流通

既然有南橋晶片,就會有北橋
北橋晶片:通常位於CPU的附近, 所謂的主機板型號(B360/Z390)就是在說這個 ,他負責了 CPU、記憶體、顯示卡三者之間的資料交換

STAT插槽:是主機板與硬碟的主要傳輸管道

延伸閱讀:硬碟是什麼?
BIOS電池(CMOS電池):簡單來說就是因為電腦不可能無時無刻都開著,所以電腦關機時,他仍必須保有目前的設定
所以在下次主機開機前,都會透過這顆電池,來暫時給予主機板上的記憶體供電

PCIEx1插槽:通常會用來裝一些擴充的零件,例如:USB擴充卡、音效卡、無線網卡等

PCIEx16插槽:這個插槽通常用來插獨立顯示卡

M.2 SSD插槽:用來插M.2 SSD的插槽(廢話…..),與傳統硬碟比有著體積小的優勢
延伸閱讀:SSD是什麼?

CPU插槽:電腦的CPU就是放在這裡,那要注意主機板上的針腳是否和CPU相容

延伸閱讀:CPU是什麼?
RAM插槽:這邊是拿來插記憶體的,這邊也要注意記憶體是否相容於主機板
延伸閱讀:RAM是什麼?
主機板的供電插槽:主機板的電源供給就要靠它了,通常都是24Pin的接孔

CPU的供電插槽:就是CPU的供電插槽,基本上都會是8Pin接孔
有些比較高階的主機板會有12pin或是16pin那在電源供應器的選擇就要注意
延伸閱讀:電源供應器介紹,不要覺得能用就好
I/O連接埠:簡單來說,他就是電腦後面的插孔
用來接USB、耳機、網路線、鍵盤、滑鼠、螢幕等等的

那要注意的是每個主機板的I/O連接阜都不一定會相同,所以在選購之前還需多加留意
例如:舊式的鍵盤和滑鼠使用的是PS/2的接孔
或是比較舊的螢幕會使用VGA接頭來接主機板上的D-Sub接孔
上面所說的兩個現在有些主機板已經沒有了,所以選購時可能需要多加留意一下!
主機板的主要廠牌
- 華碩
- 技嘉
- 微星
以上3家廠牌是現在市面上知名的主機板製造
他們負責買入主機板的晶片,製作成有各廠牌特色的主機板
主機板的晶片組製造商
- Intel
- AMD

上面兩家是目前還有再製造的廠商,他們負責的就是將晶片賣給上面三家廠商
讓他們能夠做出屬於自家的主機板

以上是2000~2019年Intel與AMD的主機板型號、主機板插槽、支援的CPU、記憶體
主機板晶片等級差別
主機板的晶片都是有分等級的,等級越高,功能和擴充性越好,當然價格也更貴
由低到高 Intel 的是B→H→Z→X 以下分別拿幾主機板來做舉例
H310(低階主機) : CPU為i3的文書機
B360(中階主機) : CPU為i5的遊戲、繪圖機
H370(中階主機) : CPU為 i7的 遊戲、繪圖機
Z370(高階主機) : CPU為 i7的 遊戲、繪圖機 +可超頻
Z390(高階主機) : CPU為 i7的 遊戲、繪圖機 + 可超頻
Imtel 的部分就是只有板子前面是Z開頭的接能夠超頻
由低到高AMD的是 A→B→X 以下分別拿幾張主機板做舉例
A320(低階主機)
B450(中階主機) : 可超頻
X470(高階主機 ) : 可超頻
X570(高階主機 ) : 可超頻
如果你用的是AMD的主機板,那他目前比較新的CPU和主機板皆為AM4腳位
所以不用擔心買錯,這也是AMD的一大優點
那我這邊建議如果要購買主機板,那建議能買好一些就買好一些
避免以後如果要升級或是換零件等等,會有不相容的問題
主機板的型號與規格說明
- 華碩 ROG STRIX B360-I GAMING(mini ITX/1H1P/I網/ac+BT5/註5年)
- 華碩 TUF GAMING X570-PULS(Wi-Fi)(1H1P/ac+BT5/6層板/註5年)
- 華碩 ROG STRIX B360-F GAMING(ATX/1D1H1P/I網/註5年
- 華碩 : 廠牌
- ROG、TUF、STRIX:主機板的系列,通常每一家都有需多不同的系列
- B360、X570 : 主機板晶片等級
- GAMING : 代表電競,通常會有5年保固
- mini ITX、ATX :主機板的大小
- 1D1H1P : 主機板支援的畫面輸出孔分別為1個DVI、1個HDMI、1個DP
- WIFI: 表示主機板有內建WIFI天線
- I網 : 網路晶片的廠牌是Intel
- ac : 支援無線網路11ac,速度比一般無線網路快上許多)
- BT5.0 : 支援藍芽5.0
- 6層板 : 有6層PCB板,目前普遍都用4層
- 註5年 : 註冊保固5年
主機板的選購注意事項
- 要記得找適合自己機殼大小的主機板(E-ATX、ATX、M-ATX等)
- 注意腳位是不是與你的CPU有搭配(LAG1151、AM4、LAG1156等)
- 注意I/O接口,是否有提供你所需的插孔(螢幕、滑鼠、耳機等輸出)
- 主機板的保固建議能有五年最好,再來就是三年,少於三年不建議
- 如有需要使用RGB配備,要注意主機板上面給的插座數量
- 如有需要使用ARGB設備的話,需要注意主機板是否有提供以及插座數量
- 如有需要超頻的話建議選擇Z、B、X系列的主機板
如果你有想要組裝一台自己的電腦的話,可以參考我這篇
如果對文章內容有任何問題,歡迎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
如果你對我的電腦配備有興趣的也可以來看看呦!
這裡還有電腦組裝的教學,有需要的話可以去看看呦~
如果需要組裝電腦,但不知道該挑選怎麼樣的零件,那可以 聯絡我
如果你對於電腦零件或周邊有想了解的也可以在下方留言
要是你對VPN有興趣的話,可以到點擊這邊去了解喲!
這裡還有人氣商品的推薦,如果有興趣也可以來看看呦!
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,可以按分享按鈕,讓更多的人看見我的文章
你的支持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!
by Caesar